《中国问题》-完-4.3

作者: [英]伯特兰·罗素
出版社: 中国画报出版社
译者: 田瑞雪
出版年: 2019-9
页数: 328
定价: 68.00
装帧: 平装
ISBN: 9787514617467


简介:

《中国问题》主要是写给西方读者看的。然而,罗素却是立足于中国的立场谈中国的现实政治:关注中国军阀纷争的政治格局,剖析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关系,特别用很大篇幅介绍了日本的历史和中日关系的发展,指出中国经济、铁路交通、工业(尤其是矿业)的发展前景.呼吁中国重视教育,呼唤“少年中国”的崛起。与此同时,罗素又立足西方立场谈中国的历史、文化和中国人的性格,有其独到的见解。

作者:

伯特兰·罗素(Bertrand Russell,1872—1970)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、数学家、历史学家、文学家,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,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。罗素博闻强识,其外祖父曾任英国首相,自然而然,罗素对中国的见识看法要比西方人甚至中国普通读者更为细腻深刻。1920年,罗素应梁启超之邀来北京讲学一年,与胡适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在学术上发生精彩的碰撞,随后出版了《中国问题》一书。罗素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其他代表作品有 《西方哲学史》《哲学问题》《社会重建原则》等。

译者:

田瑞雪,1984 年生,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学士。一级翻译(CATTI 英语一级笔译)。职业翻译。每日笔耕不辍,时时警勉,定心神,戒虚荣,痴心不改。本业之余,闭户读书,洗心涤虑,低头独长欢。


这个封面版本的简介,基本没法看。写了一堆,就是跟书简介没有半毛关系。摘抄了另外一个版本。

序一,仍旧是这个封面版本的,一大学哲学教授,写了一堆政治正确但不知所以莫名其妙的东西,空洞无聊乏味。
序二,要好多了,看得出更多笔墨关注中国文化了。
总之这两篇序都可以不写。莫名拉低本书印象。

哈哈,译者的这些后缀词,很有矫情的情怀。

如果宇宙中此时第二文明同地球文明同时存在,且在观望我们,没准他们对美国这个国家的评价更高呢。这个国家真是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较高的价值观,试图纠正这个地球上不一致的,落后的文明陋习。中国人真是不能过了几天好日子,就忘了历史上西方列强侵略剥削的欺辱。不把你放眼里时,占便宜欺负你;把你放眼里时,恐被欺负挤兑你,反正没好。国性也是人性。


第一章 种种疑问

由中国现状产生的问题自然而然分为三类: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。
有几样东西不仅是达成其他事物的手段,而且自有重要价值:知识、艺术、幸福本能、友谊、情义。

但这些流浪人身上那种隐忍的沉默触动了我。在我和船上人轻松聊着知识分子熟悉的那种话题时,一种未曾言说的孤独感在我的心里生长。最终,我开始感觉到,所有政治都受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鼓动,教那些精力旺盛、才智敏捷的人去折磨逆来顺受的人,为的是得到三种好处:装满腰包、赚得权力、造出理论。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。我们吃着贫苦农民生产出的食物,受着他们的子孙组成的军队的保护。我在想,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回报。但我找不到答案。我不时地听到他们哀戚的歌声,巴拉莱卡琴弹奏的音乐萦绕在我的脑际。这些声响和大草原上广漠的静寂融合在一起,让我陷入追问而不得的痛苦之中。在这种痛苦中,西方描绘的希望图景变得苍白黯淡。
怀着这种心情,我出发前往中国,去找寻一种新的希望。

——罗素的文笔很好,译者的翻译也很流畅。


第二章 19世纪前的中国

政治权力会随皇帝个性的强弱而发生变化。
只有皇帝本人有权祭“天”。
英语“China”很可能是从秦始皇的姓——“秦Chin”而来。
中国传统文化大致具有某些方面的特征,成就了特殊品格。1.使用表意文字,不用字母;2.受教育阶层修习儒家伦理,不信教;3.科举取仕,而非世袭贵族当政。
不论有多少人反对孝道,这一信条肯定还是比西方爱国主义观念造成的危害要小。当然,二者都犯了这样一个错误:向某一部分人灌输观念,让他们以排斥别人为己任。但爱国主义引导人忠于某一作战单位,孝道则不是(非常原始的社会除外)。因此,爱国主义极易导致军国主义、帝国主义。增进一国利益的主要办法是杀人;增进一家利益的主要办法是贪腐诈巧。所以,家庭私情要比爱国主义危害小一些。回顾历史,对比中国与欧洲现状,就可以得出这一观点。
中国人虽然对宗教持怀疑态度,却不怀疑伦理道德之功。


第三章 中国和西方列强

英国的确诞生了莎士比亚和弥尔顿,洛克与休谟,以及所有让文学艺术熠熠生辉的人物,但这并不能表示我们就比中国人高明多少。让我们傲然于世的是牛顿、罗伯特·波义耳以及继承他们科学衣钵的人。他们之所以让我们傲然于世,是因为他们让我们在杀戮艺术方面更游刃有余。英国人杀死中国人要比中国人杀掉英国人更容易。所以,我们的文明比中国高明,乾隆荒谬可笑。英国人打败拿破仑后,立即着手证明这一命题为真。

我们不用去否认这样一种事实:中国没有能力培养诚实能干的官吏。这种无能根植于中国伦理道德之中。因为中国的伦理道德强调对家庭而非对社会公众尽职尽责。人们认为官员花钱供养亲属合情合理。要想让官员诚实,只能放弃孝道。中国要进步,必须打破家族体系。身在少年中国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。我们可以抱有这样一种希望:20年后,中国官员能像欧洲官员那样诚实。这不能算是一种奢望。但要做到这一点,必须开展中西友好交流往来。如果西方人固执己见,在中国人心中激起民族主义情绪,像印度、日本发生的情况那样,中国人就会有这样一种想法:凡是中国和欧洲不一样的地方,都是中国比欧洲强。虽然这种想法不无道理,比欧洲人理解得要准确,但也不尽然都为真。西方人本来能在中国做点好事。但如果中国人开始以为自己处处都比别人强,西方人就很难在中国做出什么好事来。

——哈哈,中国贪官不绝也是找到根源理由了,最后一句,太逗乐了,分明就是太明白西方秉性。


第四章 现代中国

——罗素叙述的中国历史,与认知里的有很大不同,一代一代国人被灌输了太多印象和评价,而不知可能的情况是怎样的了。想起小时候,总结的中心思想,政治背题的影响和评价,真的很少有客观中立的事实叙述性描写,大题高分都要与既定的答案匹配,真假不重要,思想一致匹配很重要。哀叹!


第五章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

第六章 现代日本


第七章 1914年前的中国和日本

比如,在 旧日本,忠于氏族首领是至德。这种德一经扩大,就变成了今天的爱国主义。如果势均力敌的几方经常发生冲突,人们自然而然会赞美忠诚这种美德,不仅在幕藩时代的日本是这样,在现代国际社会也不例外。中国则相反。权力稳固,帝国辽阔,江山千年流传,忠诚不是迫切需要,而稳固产生了一套不同的美德。比如,殷勤有礼,体贴周到,折中妥协。而现在,稳固不再,中国掉进了另外一个世界。在这个世界里,土匪遍地,各自为战。中国人很难因时而变,变得爱国,变得残暴冷酷、肆无忌惮。日本人没有遇到过这种困难。几百年来,身在幕藩无序状态下的他们一直被灌输要适应那种状态。所以,我们就发现,西方影响只是让日本和中国原本就有的差别变得更加明显。现代中国人喜欢西方人的思想观念,但不喜欢我们的机械工巧。而现代日本人喜欢我们的机械工巧,不喜欢我们的思想观念。


第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和日本

——一战及以前,对当时的中国来说,日本肯定不是好玩意,俄国也不是个好玩意,英法也不是好玩意。这几个烂玩意没事就偷摸签协议,瓜分在中国的利益。一战打德国,然后瓜分德国在中国的利益。美国中立还挺亲中国的,当然美国也没按好心。反倒是布尔什维克贴心。


第九章 华盛顿会议

——摘自网络:远东共和国于1920年4月6日成立,虽然在名义上是独立的,但主要是苏俄控制,目的是在苏俄和被日本占领的滨海地区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。这个共和国是列宁为首的俄共(布)中央为避免与日本直接交涉而采取的暂时的权宜之计。苏俄以远东共和国的形式在远东发展壮大苏维埃力量,利用各种形式打击日本侵略军。日本从海参崴撤退后,1922年11月5日,远东共和国撤销合并到苏俄,成立远东州(不包括原远东共和国境内的布里亚特-蒙古自治州)。1926年1月4日,远东州改为远东边疆区。此后,该地区历经多次区划调整。苏联解体以后,俄罗斯地区主义势力逐渐得到发展,在这股地方分权力量的推动下,远东一些州和边疆区也提出了要恢复历史上的远东共和国,并把它当作向俄联邦施压的最有分量的筹码。


第十章 远东当前各种势力及趋向

实际上,有证据表明,只要触犯美国利益,或与美国人抱持的偏见有出人,开明自由原则也好,人道主义精神也罢,都会失去分量。

但母猪耳朱做,资本主义孕育不出自由和平。英法美日四国签订协议可能是为了捍卫和平,但就目前情况来看,和平是近了点,自由又远了点。因为这种和平只不过是几家公司暂且不竞争、搞联合换来的。对那些以前靠着竞争得利的人来说,这种和平局面肯定不可能总让他们见着好处。在不违反门户开放的原则下主宰中国是完全有可能的。这种原则只能保证美国主导各处。原因是,不论是在金融领域,还是在商业方面,美国都是最强国。确保中国国内一些东西与中国利益相一致、另外一些不相一致是美国利益所在。为了做好贸易,增加投资收益,美国人希望看到中国政局稳定,人民购买力增加,其他强国不侵犯中国领土。但他们不希望看到中国强大到有实力拥有、开采、建筑矿山铁路。他们憎恨一切旨在实现中国经济独立的行动,更不愿意让中国建成国家社会主义,或者是列宁所称的国家资本主义。美国人会把每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大专院校的学生档案保存起来,确保那些宣扬社会主义或激进派观点的人无业可就。他们会把虚伪标准贯彻到底。就是秉持这样一套标准,他们对高尔基先是热烈欢迎,后来大肆诋毁。美国人将摧毁美感,代之以整齐划一。简而言之,他们会执意让中国变成“上帝之国”,变得越像越好,但不会允许中国人把自己工厂里创造的财富留给自己。中国人自有一套东西,能为世界文明作出新贡献。这种贡献弥足珍贵。

正如社会主义者多次指出的那样,现有制度一大恶是:生产是为了利润,而不是为了使用。一个人、一个公司、一个国家生产商品不是为了消费这些商品,而是为了卖掉换钱,由此产生竞争、剥削,以及所有的恶。用这种观点不仅可以解释国际劳工问题,也可以解释国际关系。中国用资本主义方法发展商业,虽然可以让中国人提高出口商品价格,获得更多利润,但这些商品同时又是他们日常的主要消费品。此外,有人故意创造需求,让中国人消费外国商品。这样一来,中国就不得不受供应这些商品的人的摆布。本来,中国人能自得其乐,现在却狂热追求、心心所念的只有物质。


第十一章 中心文明对比

第十二章 中国人的品格

第十三章 中国的高等教育

第十四章 中国的工业

第十五章 中国前景展望